近期有不少小学六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同学在问:是不是有必要参加竞赛?是不是值得花时间精力去精心筹备竞赛?对于竞赛,几个小建议,给同学们参考:竞赛,性质是很小众的学习内容。
最后能获奖,直接被大学提前录取的,则更少。所以大伙还是要全方位权衡后,再决定是不是要筹备花时间精力去筹备竞赛。
比如,
你想参加竞赛的那个科目,成绩是不是很过硬且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你的时间和精力,若参加了某一科的竞赛,是否会影响其他科目的成绩?
你是不是此前有竞赛的有关练习或者基础?也就是说,初中要参与竞赛,小学时是不是参加过竞赛的学习和练习?同理,高中你若计划参加竞赛,初中时你是不是有该科目竞赛的学习和练习?
还有个感性的判断,若参加竞赛,你一个人感觉,所以说是感性的判断,你能拿奖的概率有多大?
假如以上的几个问题里,有任意两个及以上的答案,你是相反的,那大家说:不主张你参加,只不过建议而已。
但,对于绝大部分同学,只须有些科目成绩最好,则可以把竞赛初赛的题目,当作拓展练习的复习资料,适合做一做,认识一下,这对后面的中考自招和高考考试的强基计划的笔试是有帮助的,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深入研究。接触竞赛初赛困难程度题目,目的是了解了该学科困难程度的天花板在哪儿,反过来对于中考和高考考试考试大纲内常识的理解和学习,也是有非常大帮助的。
最好是,像有些初中学校/高中学校,有专门的竞赛基础练习课程,能被选上的话,可以抽时间参加,如此的性价比非常高,有人指导,专门的时间安排,又是定量的练习,以学校之力去选的题目和资料,自然水平也要高得多。
总的来讲,对于绝大部分同学,中考的成绩,高考考试的成绩,是王道中的王道。
通常来讲,大家粗略划分一下同学们的种类,看下哪类合适竞赛,哪类不合适,供大伙参考:
第一类同学,假如从小学/初中开始,就一直在精心筹备某科竞赛的同学,而且已经有所收成,到了高中可以继续该学科的竞赛练习和筹备。当然其他科目也不可以得过且过,还是依旧要紧,除非是竞赛型学霸,也即大概率竞赛可以拿奖,那则可以“孤注一掷”去搞竞赛。
第二类同学,其他每个科目基础都非常不错,整体是学有余力,再有一科是专长,如此最稳妥,可以发挥这一科专长的优势,去尝试竞赛。竞赛的性质是“锦上添花”。当然其他科目都尤为重要,不可以轻心。
第三类同学,各科都比较均匀,没特别善于的优势科目,想接触竞赛,提升能力,可以把竞赛初赛的题目,作为自己拓展练习的题目种类,进行接触,适合练习提升。不主张去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搞竞赛。
第四类同学,假如每个科目感觉都精力不济,或者有些科目明显感觉问题比较大,即便对某科有一些粗略的兴趣而已,如此的同学不主张去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筹备竞赛练习。由于投入和产出,极大概是不成正有关的。
第五类同学,也是绝大部分同学,成绩一般,之前也没接触过竞赛,则不主张去搞竞赛。这种同学应该是大部分。
另外,非常重要的状况,
1.就现在的中考自招和高考考试综评/强基来看,理工科科目的竞赛,假如能拿奖,非常有用,性价比要远远高于文科类的,或者说,文科类的竞赛,基本无明显的太大有哪些用途。只有一种状况,文科类竞赛是有优势的,譬如,你参加了古诗文大赛,获得了很好的奖项,正好你高考考试综评或者强基时,你报的专业也是中文专业,那是有帮助的。
2.竞赛要想有实质性有哪些用途,也就是说在高考考试中发挥用途,提前预录取你,大家笼统的地说,至少是省级二等奖及以上。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基本上会被顶级名校预录取,拿到省级一和省级二等奖的,在参加顶尖名校的后期考试录取筛选中,是有降分的,有帮助的。
3.高考考试中,名校承认的竞赛,可以说,其实只有5大类,按含金量的高低,依次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
4.上述内容中,提到的初中中考自招与竞赛的关系,这里需要特不要说明一下,小学和初中是都没学科类的竞赛,初中的竞赛对于自招有用,主如果指的,在平常的学习中,常常在接触和练习,甚至系统练习竞赛的内容,那样在中考自招考试时,自招考试的题目,对于你会很简单。
这里不是说,要自招就必须要练习竞赛,走竞赛路线,不是如此的。是指学习了竞赛的内容,即便没达到竞赛的级别和程度,对于中考自招考试也是有帮助的。假如困难程度达到竞赛级别的练习强度和困难程度,自招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极个别的中学生就在参加高中学科竞赛还能拿奖的学神级别的小朋友,另当别论,他们竞赛拿奖,直接会被顶级大学名校录取,高中直接都跳过了,就更不需要说中考、高考考试了。
以上,仅供大伙参考。
【教育部发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
依据公示名单,总共有45项竞赛,其中自然科学素养类23项、人文综合素养类12项、艺术体育类10项。具体名单如下: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